lz-wr-beidazuyin恭祝母校110周年华诞

亲爱的北大:

您好么?别来无恙?

首先,要真诚地恭祝:生日快乐!

今年是您110岁的生日,很荣幸可以写信祝福您。每当回忆起和您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心中便会充满了自豪与感激。在和您相处的日子里,一起学习和生活,点点滴滴,至今记忆犹新:还记得老师的谆谆教导,还记得和朋友们的朝夕相处,您不仅让我学到很多知识,也给了我许多的启发和体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还记得么?我和您的相逢是在2003年初。记得那时,北京的冬天十分寒冷,滴水成冰。可是,校方的热烈欢迎让北京的冬天不再寒冷。虽然,在去中国之前我已经学了半年的中文,但是,当到达北京首都机场的时候,我还是不敢用中文与当地人交谈。因为他们和我说话时,我几乎听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即使听懂了一点,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的中文不熟练,我必须先花一段时间组织语言,想好了要说什么,才能回答。同时,也是因为是第一次来到中国,人生地不熟的缘故,我很是紧张。。。那时候,摆在我面前的最大挑战是要如何面对语言的障碍和适应在中国的生活。

在到达北京后的前三天,您为我们这些留学生安排了很多活动,帮助我们尽快融入到中国的同学中去。同学们的友善和老师们的帮助让我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记得那时老师们常常会主动找我谈话,问我喜欢吃什么,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是否需要帮助,将来想做什么。。。热心的同学还带领我们参观了校园,欣赏那写满了故事的书卷— 风景秀丽的未名湖,古香古色的治贝子园,百看不厌的湖光塔影。。。

说起北大的校园生活,不知他人最深和最初的印象是什么。而于我,肯定是勺园的汉语中心!我最爱到北大的勺园大楼,沉思或是与友人闲谈。偶尔,我会在勺园的门口徘徊很长一段时间,或是和朋友们交流,谈上几个小时,有时常常连饭都忘了吃!老师和我们的关系也非常融洽和密切,常常会和我们聚在一起。当时的同屋兄弟,也如同家人一般。记得那时我们住在北大勺园9号楼,宿舍的大门要在午夜十二点钟关闭,有时候我们回来迟了,很担心会进不去。可是,每次宿舍的管理员总是很友善,把他吵醒了,也不会生气,而且很友善的把我们“放”回家中。

走在勺园,可随处听到各国语言,看到来自各国留学生匆匆行走的身影。我们的生活虽说忙碌,但很充实。当走进宿舍,你常常会看到同学们的桌上堆满了各种课本,大家会一边准备口语课的报告,一边准备汉语水平考试。

象我一样,很多人都很喜欢在傍晚的时候徜徉未名湖。白天,忙于学习;夜晚,是属于寂静和沉思的时刻,我们尽情的享受着那份宁谧和诗意。

整个学校都沉浸在浓浓的中外友好的氛围中,是您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记忆。这里的每个同学都是那样的积极和活跃,他们是那样渴望了解异域他国的历史和文化,大家总是热烈的探讨着,常常直至深夜。我也经常把自己当成外交官,作为国家和民族的使者(虽然这个责任有点重),与中国本地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窗们进行交流。这不仅加深了我对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也让我知道了中国更多的风土人情。沟通和交流让我和朋友们走得更近,了解得更深。

离开北大之后,我非常惊奇地发现,很多当年的外国同窗也都跟我一样,仍然被这里的文化氛围所深深吸引,想念这里的景色,怀念一同走过的日子,带着相同的思念,我们留恋至今。作为一个外国留学生,能够在中国最优秀的学府–北京大学求学让我感到非常荣幸。来北京大学学习是我人生中的明智选择,我很庆幸自己曾经拥有过这样宝贵的学习经历。除了带给我学术上的提升外,还给了我终生难忘的人生体验。在未来的人生中,我也许将要面对很多新的挑战,但我深信,您所教给我的,可以让我很好的装备自己,充满信心地迎接每一个挑战。与此同时,也想深深地感谢所有曾经帮助过我的老师和朋友们,是你们,让我融入了北大这个温暖的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大家庭中,珍藏下许多美好的记忆。

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再次重返美丽的北大校园!

亲爱的北大朋友们,在远方的飞恩会永远支持你们!

校友:飞龙

L.Z. – 中国北京市,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十二日